濟南新思達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同軍20幾年如一日致力于對果蔬脆片技術與裝備的開發與研究,足以可見他對這個行業的熱愛與執著。就是因為有了這份執著與專注才使得新思達在同行業中一直處于領先地位。其設備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50%以上,設備出口至15個國家,并被聯合國商品共同基金組織(CFC)確定為全球推廣技術和裝備。
在采訪中劉董詳細介紹了新思達的果蔬脆片加工技術特點與優勢,并為我們展望了新思達未來的研發方向。
新思達果蔬脆片的加工工藝及產品特點
果蔬脆片屬脫水果蔬食品的一種,脫水食品大體分為三種:真空冷凍干燥(FD)、低溫熱風干燥(AD)、真空低溫油浴脫水(VF),果蔬脆片即采用VF技術加工而成。由于真空的存在,使得脫水在相對比較低的溫度下進行,從而保持了食品的營養成分不受高溫破壞,因此與常溫油炸大不相同。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在減壓條件下,油和水的三個不同物理現象,一是油和水的沸點降低(油在80℃左右,水在40℃左右);二是達到沸點后,兩者的形態變化不同,水由液態轉為汽態,而油則沒有變化,還是液態;三是油和水的比重不同,可以在高沸點下將物料中的水分置換出,能在短時間內使水果、蔬菜等物料迅速脫水。因此,真空低溫油浴脫水工藝具有幾個特點:溫度低、營養成分損失少;水分蒸發快,干燥時間短;對食品具有膨化效果,提高產品的復水性;產品保存期延長等。
果蔬脆片加工設備發展歷經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的臺灣設備,其特點是真空油炸與脫油分離,產出品含油量較高;
第二階段是國內廠家在消化吸收臺灣設備的基礎上,研制了油炸與脫油一體的設備,雖然產出品的含油量降低了,但制造比較粗糙,或只考慮真空油炸,對整個系統考慮較少,需要另添置其它離心脫油設備;
第三階段是個別廠家研制出較大型設備,但由于很難適應多品種開發、價位高等原因未能廣泛推廣;
第四階段是在第二代設備基礎上進行改造完善的產品,應用了電腦PLC控制,從工藝改進著手,把真空油炸、脫油、過濾、洗油及真空系統連成一個機組,使設備的實用性大大加強,產品質量可以進行量化控制,經濟實用,多組的聯合即可進行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其技術及設備性能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新思達設備具備領先優勢
為滿足國內外對高品質食品的要求,新思達(生產制造)聯合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南京野生植物綜合利用研究院(開發設計)以及山東輕工業學院(項目整體配套設計及生產技術服務)緊密協作,發揮產、學、研一體的優勢,為客戶提供優質科學的技術支持,并以合理的配套建議和布局設計為客戶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務。新思達還成為了山東輕工業學院農產品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發中心,以及研究生教育創新培養基地,建立起國內一流的農產品深加工技術與裝備研發平臺,積極探索農產品深加工的科技之路,專心為我國的農業產業化發展及食品結構的改善不懈努力。
為客戶著想給出合理建議
新思達以客戶為本,真誠為用戶合理規劃設計,“在客戶選擇設備時,我們會給出合理的配套建議。”劉董介紹說,選擇進口設備做工精良,外觀美觀,配置齊全,具有較完備的故障防護點,但進口設備價位偏高,是國內同類設備的5~10倍,而且不便于維修,操作也較復雜;而國內設備做工相對較為粗糙,但價位低,便于操作及維修,使用性能及產出品的質量可以與進口設備相媲美。
就大型和中小型設備的選擇上,選取大小型設備主要取決于用戶是加工單一品種還是多品種開發,若只加工一個品種,建議選取大型設備;若多品種開發,則應選擇中小型設備比較合適。選擇合適的設備可以有效地節省生產資本及提高勞動生產率。
真誠服務延伸售后
新思達公司之所以近幾年每年以近百套設備銷量立足于市場,除了嚴格信守合同,還把售后服務的意義延伸,他們發揮自身掌握嫻熟工藝的特點,指導用戶生產出高品質的產品;制定了設備召回制度,并且定期巡回檢修設備。還建立了“中國果蔬脆片網”,為用戶提供產品及企業形象的展示平臺;與國內較大的食品進出口公司建立了緊密關系,為具備出口能力的企業介紹訂單,真正做到設備廠家與用戶雙贏的效果。
新思達走智能制造之路
面對當今市場,劉同軍董事長有非常清晰的判斷,國際市場果蔬脆片的需求量日益劇增,80%產出品銷往國際市場,國內市場也開始穩步發展。雖然市場機遇很好,但是行業內部無序競爭,壓低價格,到時真正受益者將是國外客戶代理商。如果不引起足夠重視,不進行統一協調,價格戰持續打下去,勢必會縮短市場生命周期,給企業造成嚴重損失。
對此劉董表示,新思達在研發新的果蔬加工機械時要與時俱進,開發研制智能化機械,把信息技術植入到設備與產品中,響應中國智能制造2025的號召,下一步新思達的研發方向是以產品信息化、能源管理智慧化的智能化新型設備為主要目標,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